跳到主要內容區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學系特色

C

  

2002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成立「人文社會學系」,成為國內第一個推動人文與社會學跨領域整合的學系,打破舊有對學科與科系的刻板印象,推動人文、社會與科技之間永續的和諧對話,前瞻未來世代的願景,培養新時代的領袖人才。2010,為因應本校推行的跨領域學士班制度,「人文社會學系」更名為「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擴大編制,持續肩負人文和社會跨領域、人社和科技跨領域教學的重責大任。
 

人社院學士班始終秉持自由開放的學術胸襟與精神,創造自主、多元與彈性的大學教育體制與結構,著重經典閱讀、寫作與思考能力的培養,以熱愛知識、體驗生命、關懷社會為教育標的,強調社區參與行動,以及全球視野的拓展。

人社院學士班院六個研究所歷史、哲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台灣文學二個研究中心亞太/文化研究、性別與社會 協力參與而成。每學期的課程多元而饒富趣味,是人文與社會科學入門與深究不可或缺的訓練,提供學生依個人興趣與志趣加以選擇同時,透過台聯大(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中央大學、政治大學)的選課協議,學生也能跨校選課。此外,清華大學又有出國交換與國內交換兩種學習管道,提升學習,擴展學術視野,培育胸襟宏觀的未來人才。

為具體落實跨領域學習、學生為本及在地連結等教學理念,人社院學士班規劃一套理念清晰進階明確的課程其中包含30學分的共同必修群組課程,以裝備學生跨領域學習的基本能力與知識素養如為大一新生而設的有「認識台灣」、「認識世界」、「人文思維」等三個群組旨在培養學生的在地知識與國際視野,厚植理論素養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大二設有「經典閱讀」與「社會連結」兩個群組,前者以經典為媒介,開啟學生跨領域學習之旅後者則以在地連結為平台,探討知識與實踐之連繫,訓練學生知識應用的想像力與行動力;大三設有「跨領域對話」群組,以專題聚焦,透過深度的科際對話,提供實質跨領域的教學。最後,學生也必須選擇至少四門的學程導論課,以博識各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思路。

除了上述的必修群組、必選導論課群外,學士班還規劃個專業學程,包括哲學、歷史、文學與創作、社會學、人類學、政治經濟、語言、性別研究、文化研究與自主學習學程,供同學作主修副修選擇
 

在疫情與不斷變遷的社會型態衝擊之下,為迎接108新課綱培養的新高中生入學,以及繼續承擔全校人文社會領域教育重任,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將因應時勢展望未來,在固有的基礎上,持續推動深具人文與社會自覺思維的博雅教育在教學與課程設計方面的調整與創新,打造適應於未來世代的學士課程,並鼓勵同學提升層次自我挑戰、自主學習。

 

28/12/2021

C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