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由筆者所推動而由人社院及人社院學士班所支持的「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計劃的成果之一。這計畫是就這新世紀以來的新自由主義化發展趨勢下,探討台灣社會文化各個層面的變化與問題,其中選擇了十個主題來探討;每年選擇一個主題並找來與這主題相關的不同學科學者來演講討論、之後舉辦學術研討會,最後經修改及學術審查,編輯成由群學所出版的「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叢書中的一本。這本是這叢書第七單元原為「多重人觀與自我」主題發展而來,其他已出版的六本分別為《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而這本新書有五篇研究論文,其中三篇是心理諮商方面學者的作品(翁士恆的〈自我的將成之際:論防衛機轉的脆弱性與倫理關係的基礎〉、彭榮邦的〈難捨之身:遺體捐贈涉及的多重身體〉、以及李維倫的〈世代關係困擾下的家庭人:照顧主體性的倡議與華人家庭主義的改造〉)、兩篇為人類學學者的研究(陳怡君的〈受苦,並存在著:屏東萬金女性天主教徒的多重自我與自我再現〉及呂玫鍰的〈天命難違?:從靈乩的跨界經驗與自我的探索〉),加上筆者的導論(〈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共六篇。
這六篇雖各有不同的著重點及觀點,但主要是涉及過去自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以來的資本主義化過程,塑造出我們都接受每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且有整全獨特人格的看法。因此,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這個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預設,其實是歷史發展的產物,而非普世的真理。譬如,弗洛依德提出的潛意識就挑戰了現代性人觀中所強調人都是獨立自主的看法。而我們由前資本主義社會的人觀、或新自由主義化發展下所呈現對人的新看法,都可以知道隨著時代及社會文化的改變,我們對「什麼是人?」的看法是不斷在改變。更因新自由主義化的前提:網際網路、交通及溝通工具的革命,使得人、物、資金、資訊的流通加速而超越了國家的控制,使人得以從既有的社會組織及文化規範中解放出來,並跳出人過去依賴人與人之間緊密的互動方式產生「鏡我」的自我認同,而不得不面對生理上天生既有的多重自我或本我。這使得這個新時代「我是誰?」的問題變得更加嚴峻。「我是誰?」乃成了這個新時代的人主要關懷的課題之一。
為了解決「我是誰?」的問題,關係性存有的重建乃成了目前所知的主要解方;它包括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超自然或宗教關係的重建中,找到自我的認同。而三篇心理諮商的論文就涉及當代我們對於自我人格浮現的早期之生理機制、死亡之後與生者的關係、以及不同世代間的照顧關係之探討,因不同程度都帶有現象學的觀點,也使我們對於上述相關問題得以有人文實踐的意義在內而超越弗洛依德科學主義經驗論視野上的限制。尤其為了解決不同世代間照顧關係的困擾所提出的華人家庭主義的改造,更直接面對了人如何由人與人關係的重建中找到自我的認同。
而另外兩篇人類學的研究,除了萬金不同世代的女性如何透過人與物的互動中找到自我外,兩位研究者更直接觸及人如何透過與超自然互動的(神秘)宗教經驗中重新找回自我。而女性乩童個案的探討,更讓我們看到與超自然或神的互動中,不只是找回自我,更是提昇其整全性自我到更高的境界。換言之,這不只是自我的重構,更是自我的昇華。是以,在導論中,筆者進一步指出這本書已經觸及晚近社會科學本體論轉向的課題,以挑戰現代性知識的限制,找到新知識探討的可能性。尤其目前的本體論轉向,主要還是停留在有關現代性知識中,有關自然與文化或人與非人二元對立假定的挑戰上,還沒有關注到現代性知識中神聖與世俗或神秘宗教經驗與理性經驗的對立之假定的主題上。本書則是以台灣的實際研究個案,帶讀者進入這更高層次的新知識境界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