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在嚴謹的學科界線與專業分工下,擁有一個主修領域、或是一種專業技能,變成是現代人的宿命。但是,環顧世界,時代變遷的速度越來越快,社會也越來越多元複雜,任何單一的學科訓練或專業技能,明顯已無法應付變局,甚至會逐漸落伍而遭淘汰。

但是,台灣高等教育的科際界線,清楚而嚴謹,而且從大一就開始分流,使得學生的基礎訓練不足,多元的思維也普遍缺乏。學生的專業技能不錯,但判斷和應變的能力卻嚴重不足。面對日愈複雜的國際處境,台灣需要不一樣的高等教育,帶領社會前進。


在這個構思下,清華大學啟動「院學士班」的實驗計畫,而人社院又是其中最基進的一個院,除了鼓勵學生雙修之外,我們把大一、大二的課程進行統整。一方面強調多元對話,讓學生能夠走出專業的窄巷。但也同時重視跨越與統合,培養學生獨立判斷與主體思維的能力。

跨越與統合的能力,其實預設著對這個社會的深層理解。因此,我們把學士班的課程,安置在台灣的社會脈絡下,讓學生從具體的「問題」出發,用問題去連結、組織客觀的知識系統,把知識脈絡化。希望知識因此可以對話、累積、沈澱,進而創造思想。

能力,不能只是知識傳授,學生更必須親自實踐,才能體會、學習。因此,本學士班特別重視學生的實作,包括各類型的課外教學,如田野參與、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影像紀錄、社會實踐、口述歷史、以及豐富多元的學生創作、活動等,透過這些身體實作,學生們養成了自己的能力。


李丁讚 教授